根據BBC外媒報導,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指出黑鼠不是造成黑死病流行的兇手。研究還發現黑死病很可能與亞洲的氣候變化有緊密關係,從而改寫世界疾病史的許多既定看法。黑死病發源於蒙古統治下的亞洲,1347年傳到歐洲並引起了大流行,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疫情。此後的400年間,黑死病在歐洲反復暴發,導致數以百萬,甚至千萬計的人死亡。
過去的看法一般認為黑死病是由黑鼠身上的跳蚤跳到人的身上,由此傳染給人類的。不過,根據最近挪威奧斯陸大學研究者斯坦西教授及其團隊的研究結果,傳染黑死病的元兇不大可能是歐洲的黑鼠。因為黑鼠要大量繁殖,要求氣候溫暖且乾燥。為了觀察黑死病暴發時的天氣是否適合黑鼠繁殖,研究團隊把歐洲樹木年輪的紀錄跟歷史上黑死病暴發的7,711個時間點進行比較。樹木年輪所反映的眾多氣象指標顯示,黑死病的出現時間跟歐洲的天氣沒有關聯。歐洲北部黑鼠不多,但當地也曾發生黑死病肆虐的情況,同樣說明黑死病不大可能是由黑鼠傳播,病原來自更遠的地方。
研究團隊認為當時亞洲的天氣狀況是黑死病流行的關鍵。能夠攜帶黑死病病原的動物可能包括大沙鼠,其繁殖狀況和氣候密切相關——每當中亞的氣候足夠溫暖且潮濕,大沙鼠等鼠類的數量就會減少,它們身上的跳蚤也必須另外尋求宿主,例如是家畜甚至是人類。
黑死病在歐洲爆發的地點和年份
研究團隊檢驗了巴基斯坦北部的樹木年輪,發現其反映的歷史上的氣候與歐洲黑死病暴發的時間相關度最高。每當那裡的氣候發生某些突變,對大沙鼠等鼠類的繁殖不利的時候,歐洲一些港口城市就會在突變之後的15年左右不約而同地暴發黑死病。而黑死病暴發的時候正好是東西方貿易興盛並得到發展的時期,所以學者推測黑死病很可能是沿著絲路被帶到歐洲,然後通過海上貿易路線在歐洲各地傳播。研究團隊準備檢測黑死病死難者骸骨的DNA,以此檢驗他們研究的結論。
除此以外,史家對黑死病的爆發源頭也有了新的假說。例如,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國史名家韓明士最近調查了中國史料,提出黑死病在亞洲的源頭大概可以追溯到比一般所認為的更早的時代。他認為,在13世紀蒙古對西夏的入侵已經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毫無疑問的是,我們對黑死病的認識一定會被這些新研究改寫。
來源
謝謝收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