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的選擇應該是所有DIY玩家做選擇時感到最棘手的事,同一顆處理器能搭配好幾種主板,每一種主板又有一系列型號,每個型號間的差別又很復雜。怎麼的M.2接口不同、怎麼供電不同,還有預裝無線網卡等。而主板主要是一台電腦的擴充性以及要穩定,它是一台電腦的骨架連接各個硬體。
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電腦穩定度,電腦不穩定想做什麼都不行,其中要保證處理器穩定的是主板的供電了,這也是很多玩家選購主板時最看重的。那麼主板供電要怎麼看呢?在這裡就簡單教學一下。
什麼叫供電相數?大家聽主板供電總是叫多少相、多少相數,那什麼才是一相供電呢?
最簡單的完整一相供電,由電感(扼流線圈)、PWM控制器、2個MOS橋(MOSFET,一個上橋,一個下橋)、MOS驅動器(現在大都跟PWM控制器或者和DrMOS集成了)以及濾波電容構成。
上面這塊主板圖片應該很直觀了,不過圖中的主板一相供電是有2個上橋,2個下橋,這就涉及到了目前主板供電的發展趨勢了。
最新的英特爾十代處理器i9-10980XE有18個核心,最新的線程撕裂者3990X更是有64個核心。
隨着處理器核心數目越來越多,處理器對主板供電要求越來越高,現在一相主板供電已經沒那麼簡單了。比如在MOS橋的構成上為了加大電流承受能力,現在會有1個上橋搭配2個下橋,甚至2個上橋搭配2個下橋的方案,為了減少供電的發熱量,還有集成上下橋的DrMOS方案。
理論上主板供電相數越多越好,多個單相供電迴路並在一起,就組成了多相供電,多相供電並非是將元件單純的並聯起來,而是在並聯的基礎上,還將其工作時間交錯開來,多相供電輪流工作完成一個周期。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交流電的那個波形,類似sin函數,當一個周期工作的供電相數越多,供電的波形就會越平滑、純淨,對CPU的供電自然也就越穩定。
因此在供電的MOS橋上用料一樣的話,理論上供電的相數越多越好。怎麼判斷主板的供電相數呢?怎麼判斷主板的有幾相供電?
簡單的方法是數電感,一相最簡單的供電會由電感構成,而電感在主板上是比較顯眼的,因此數電感確實是可以作為判斷供電的方法。
不過現在不少板卡廠用走捷徑的加強供電方案,有時候一相供電採用並聯設計會有2個電感,甚至有些主板廠商會加一些不相關的電感。
這樣的供電設計單相供電雖然比傳統的單個電感要好,但還是比不上兩相供電純淨平穩,此時單純通過數電感來判斷供電就不準了。以後就可以看MOS橋使用的方案去輔助判斷了。
通常主板供電分為內顯供電(AMD是SOC)和處理器核心供電(主要供電部分),兩個部分的供電方面又往往不一樣,此時可以看看主板供電的MOS橋,一般是由兩種設計方案。
比如這塊主板,有一部分供電為1個上橋搭配2個下橋,這樣的供電有4相,還有一部分供電是1個上橋搭配一個下橋,因此可以簡單判斷這塊主板為4相核心+2相核顯供電設計。
查PWM控制晶片也是輔助判斷的方法。
找到主板的PWM控制器,搜索查找資料,比如這顆ASP1400CTB,最高支持是8相供電,因此你看到再多電感也是假的,這塊主板的供電沒有超過8相。
在一些高階主板中也可以數倍相晶片去計算供電相數。
在高階主板中有許多型號會通過倍相晶片把供電翻倍,雖然理論上同樣的10相倍相供電純淨度理論上比不上10相直出供電,但也比5相直出好得多。
像技嘉這塊Z390 AORUS MASTER就是擁有12相倍相供電,供電能力比一般的主板要好得多了,當然也只有這樣的主板才能駕馭i9-9900K。
而許多高階主板中一般只有核心供電才會使用倍相增強,內顯供電是沒有的,因此一般情況下倍相晶片的數量乘以二就是核心供電的相數了。
供電散熱也不能忽視,當然除了供電本身的用料,一塊主板的供電散熱設計與用料也不應忽視。供電區域有大電流通過,供電區域的發熱自然也會隨之增大,溫度變高又會引起電阻變大,電流也就變得不穩定,因此,供電區域的散熱也是很重要的。
目前主流主板關於供電模組散熱的辦法都是裝散熱裝甲,散熱裝甲通過導熱貼與接觸,熱量隨着大面積的散熱裝甲散發出來。
一些更高階的主板,比如這塊技嘉X299X AORUS MASTER還會有熱管設計輔助熱量導出,這種就是比較頂級的主板才會有的。
總結:
現在處理器核心越來越多,對主板供電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選一款供電用料好的主板已經成為了當代DIY玩家的必修之課了,希望這篇文對大家有幫助。
來源
謝謝收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