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悠久歷史及長遠文化,更有所謂指南針、火藥、紙、及印刷術四大發明,為何中國沒發明放口袋的折刀?甚至折刀的發明也是近代的東西,相關的都是十九世紀產物,有些事物的發明就是那樣奇怪,中國人就沒發明鈕扣。
折刀要流行和民情有關,看直刀與折刀差別,直刀無法彎折,折刀可回折到握柄,直刀收刀鞘掛腰上;折刀要收也是放袋子或繫腰上。直刀耐用、折刀不堅固,經比較直刀優於折刀,為何要有折刀?歐洲流行折刀除了有口袋發明外,還有刀子是他們的餐具。中國人用筷子,歐洲人靠刀叉要和工作刀具區別,所以折刀的發明除了讓吃飯更輕便,還可避免混用。中國人用刀切菜剁肉,在廚房用折刀來料理食物不是很奇怪嗎?你有見過廚師用折刀做菜嗎?這樣不但不方便還更危險!所以在民生中折刀對中國人沒有必要、自然也沒發明。
那麼中國人把刀子掛在哪裡呢?像世界各民族一樣掛腰帶。但是漢族服飾中腰帶用紡織布打結,結構無法負擔太重,有在腰帶上負重的是騎射游牧的胡人服裝(胡服)。胡服第一次被漢族人民採用是在西元前三百年的戰國時代,第一位用胡服的是趙國武靈王,引進胡服目的是為軍事上考量。春秋之前,戰爭形式以車戰為主,軍士兵手持刀戈,乘戰車出入車陣。戰國時代,隨著戰爭深入,戰場從平原擴展到山區,在這地形下,戰車便無用武之地,反倒是北方游牧民族騎兵,一人一騎,手持弓箭,出沒快速,佔盡優勢,於是武靈王決定放棄笨重戰車而組步、騎兵。但是當時中原的服制是上下分制衣裳(上衣下裳)還是連身的深衣,在騎射時都有兩大致命缺點,一是衣袖寬大,拉弓放矢會勾到;二是下擺寬度有限,不便跨騎。於是決定採用胡服來改善這問題。
胡服腰帶是皮製,皮帶打小孔,帶頭部分裝一金屬連扣,並綴有扣針,使用時皮帶穿過環扣,收緊後以扣針固定,不僅方便且牢固,這樣的載重也更大。後來又演化成碟躞帶,與一般皮帶不同在於皮帶上裝有幾個金屬製飾牌,飾牌下連著一個小型鉸鏈,鉸鏈下套一個金屬小環。這個小環專為配戴雜物而預備。因游牧民族居無常所,平時生活所須物品都要隨身佩帶,帳篷,炊具等大型用品拴在馬上,而一些小型用具如刀,劍,針筒(縫衣服用的針及線筒),手巾,磨刀石等就掛在自己的身上。這種配戴以後還成為一種制度,無論文武百官,都要繫束這種腰帶,腰帶上的什物多達七種,名為「碟躞七事」。舊唐書 輿服制記載:上元元年八月又制:一品以下代手巾、算袋,仍配刀子、礪石、武官欲帶者聽之。……景雲中又制,今依上元故事,一品以下帶手巾、算袋,其刀子、礪石等許不配。武官五品以上配碟躞七事,七謂佩刀、刀子、礪石、契苾真、噦厥、針筒、火石袋等也。古代文武百官一樣有配帶刀,火,繩戶外三寶。
除了明顯的掛在腰帶上,小直刀還會放在什麼地方呢?宋代以後流行膝褲,可外罩於長褲之外,史書記載,兩宋時期男女不分卑賤,皆穿膝褲。朱子語錄記載:南宋秦檜在朝為相,雖得高宗重用,但高宗對其也多有防備。秦檜死後,高宗不免鬆了口氣對臣下說:朕今日始免膝袴中置匕首矣!除此之外,早在唐朝便已有靴刀的出現(應說靴子中可放刀的裝置)。唐初延用隋制,以皮靴為百官常服,那時的皮靴靴高皆達膝蓋,後來馬周提出,靴統高不便於事,建議統一改成短統,而且還「加之以氈及縧」。縧指的是在靴上拼縫處鑲嵌滾條,氈是用來襯墊在靴筒內壁,以毛氈捲製而成,形如靴筒,襯在靴內以保暖用。製作時通常高出靴筒一截,它與靴筒間正好形成一個夾層正好用以放名帖,小刀及文書等物。因為古代沒有口袋,隨身之物一直無法有個合適的儲存處,而這個設計剛好弭補這樣的缺憾。新五代史 王彥章傳記載:西元923年後唐與後梁交戰,後梁戰敗,主將王彥章被俘,隨即被殺。後梁宰相敬翔見大勢已去,乃「以繩內(納)靴中,入見末帝」。後來後梁被滅,敬翔便從靴中取出繩子,懸樑自盡。可見五代之時,人們仍沿用馬周之制。
歐洲發明口袋大約在明、清期間,這和中國折刀出土文物多集中十九世紀是否有關聯?也許是一種文化交流所產生。台灣著名折刀士林刀相傳也是由一位來自廣東的打鐵匠綽號貓牛師所發明,傳給徒弟後,於咸豐十年(西元一八七一年)問世。目前較熟為人知且較有記載的「士林刀」,其創始人郭合,於清同治九年(西元一八六九年,時為民前四十二年)自創「茄柄竹葉刀」,其刀名由來,乃因其刀柄如茄形,刀身似竹葉,又因製刀地點位於八芝蘭,所以也稱八芝蘭刀,台灣光復後八芝蘭改名為士林,始稱「士林刀」。如果將時間往前推,十九世紀的確極有可能是中國折刀開始的時間點。
而近代折刀的流行,除了鎖定機制越來越堅固穩定外,開刀機制越來越便利,也和越來越多國家禁止配帶直刀有關。而中國的折刀史如此的短,也與飲食習慣,衣著服制,以及民情有關。在中國的折刀中,出土最多的也是遊牧民族的羊角折刀或木柄折刀,用以收割用。漢民族則較少有這類文物出現,這應就和生活習慣有關。
中國木柄鐵刃折刀
來源
謝謝收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