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指揮臺上的指揮,他/她永遠是古典音樂舞臺上一個最好辨認的目標之一,但你是不是也曾經迷惑過,指揮家站在那裡到底是做什麼的呢?而且他們的薪水比坐在舞臺上的其他揮汗如雨的演奏家高多了!

  指揮的作用,打個通俗點的比方,類似球隊教練。我們很難精確地說出他們做了什麼,但若看到他們所帶領的團隊的當場“示範”,便能相當程度地心領神會。

  雖然大的樂團有時也能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演奏,但他們通常還是選擇要有位指揮來帶領,因為這個單獨站在高臺上的角色,其“舉手投足”間,擔負的工作實在不得小覷:

1、給拍子
  瓦格納曾說:“指揮的責任就是總能正確地指示拍子。”指揮用右手拿著的指揮棒,或是只用手來“設定”曲子進行的速度並持續控制,在新的小節起始處給予提醒,並處理其它關於“時機”的問題,確保百來人能一起演奏。當然,這只是指揮最基本的任務,偉大的指揮遠遠超過一個穿著燕尾服的大節拍器。

2、傳達某種詮釋
  指揮是將樂譜在生活中實現的人,他們以個人的肢體語言將經過自己高度精煉的樂思表達出來,這種表達會塑造出曲子的旋律線條,展開曲中的細微之處,強化某些元素,並賦予新意——這些通常是“左手的工作”。

  在一般通用的手勢之外,大部分著名指揮家都有自己特別的動作,像富特文格勒會在音樂緊湊處快速抖動;傑捷耶夫也會隨著音樂搖擺手指,他自言與同時身為鋼琴家有關。

3、頂尖的聽者
  《音樂煉金術:大指揮家及其樂團之旅》的作者,也是記者與廣播主持人的Tom Service說:“頂尖指揮必是頂尖的聽者,他們是眾人耳朵的'避雷針',能讓大家把聽覺集中起來,使自己與樂團因此放大、大到比所有聽眾還大,此時他們就能像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那樣,能被聽眾們完全了解了。”他認為阿巴多就是這方面的極致典範,是一位能幻化出聽眾超強專注力的指揮。

4、領導
  作曲家、名指揮布列茲說:“指揮必須強力推行自己的意志,不是用強迫的,但必須有能力說服人們同意你的觀點。”Tom Service也指出,雖然今日大多數指揮家會說自己是民主的,但這顯然不是真的,並非民主本身不可能,但沒辦法直接民主,只能是妥協後的民主。以柏林愛樂為例,這個樂團的樂手個人色彩都很重、都希望自己能被完全聽見,如果在指揮臺上的人沒有提供一個集體的意誌中心,他們就只能各行其是。

5、搭橋
  音樂會聽眾通常是“耳朵向著樂團,但眼睛盯著指揮臺”,聽眾也想得到指揮導引,順著指揮的動作去感受音樂,所以指揮必須成為聽眾的視覺與音樂間的橋梁。

6、投注時間
  雖然指揮表面上看起來比努力操作樂器的樂手們輕松,但布列茲說:“指揮比演奏任何一樣樂器都難多了,必須要了解文化,讀懂總譜,再把自己想要聽到的東西投射出來。”偉大的指揮可能有出眾的音樂天份與直覺,但光憑這些是無法有成就的,他們要花很多時間在讀譜準備上,這通常會成為一種嚴格的習慣,還搭配許多歷史資料,像是作曲時的信件、表演指南、音樂家傳記等。Tom Service說:“只有大量的努力才能創造音樂奇跡。”

7、得到榮耀
  盡管我們離“大師的年代”已有一點距離,可是對指揮的崇拜依然還在,即便是大團集體演出,人們依然希望能從中辨識出一些特別的人。頂尖的大指揮能夠創造一些奇特的“化學效果”,這是他們能夠得到高額報酬的一大原因。當然,如果演出招致負評,指揮也必須完全承擔。

8、當首領
  音樂總監或首席指揮不只對音樂會的呈現負責,杜達梅爾就是典例,其個人魅力與領導能力不只在於展現樂團,更帶起了整個系統教育(El Systema) 。

9、不朽功業
  古典音樂的一大特色就是,其曲目大致不變,而且年事已高,能讓這些音樂被不斷表演,而且能讓這些轉瞬即逝的演出在人們腦海中留下不朽的印象,才是指揮“不只是在空中揮揮手”的終極挑戰。

10、最早的指揮
  遠在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伯恩斯坦或者杜達梅爾之前,在西方的歷史記載中,古希臘有位名為Pherekydes of Patrae的“給拍者”,西元前709年的一篇文獻指出,他規律地上下擺動金色棒子,為八百位音樂家組成的大樂團提供了齊一的拍點,讓他們能順利地演奏。

來源
謝謝收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指揮家 音樂指揮 指揮
    全站熱搜

    john 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