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炎熱,台北的天氣尤其焗熱,去年冬季買的耳罩式耳機戴得很不舒服。很難堅持在酷熱天氣下配戴那「法國深海潛艇」耳罩愛機。再來一對入耳式TWS塞子吧!一來耳道同樣會悶出汗,搞不好過敏發炎,二來走在路上塞住耳朵很危險。趁著生日藉口,買副近幾年在耳機圈很火熱的新寵,開放式真無線耳機,看看如今這類產品,究竟有沒有進步。
起初對這樣耳機的感覺,就像廣告詞的經典名句,「一開始我是拒絕的。」原因大概有以下:
1.從前聽耳塞的經驗,既有印象覺得十幾毫米(mm)單元,只是挨靠在耳朵上,聲音肯定是不完整。
2.習慣耳罩的耳根清靜和不用大音量跟外面比大聲,比較保護耳朵。
3.以前聽過「耳傳導無線耳機」,音質表現得太差。
4.這類無線耳機的長相都很商務化。
不過,無線耳機這領域,這幾年的技術發展快速,過去那些老舊印象該被更新了。
如今的開放式真無線耳機產品還真是百花齊放,頸掛式、耳夾式、耳掛式各種形式新穎也功能各出奇謀。體感控制、自動識別左右耳、自動殺菌、充電盒當手機相機遙控器...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當然女生用的話,還得「外貌協會」一下,首先看B&W(Bowers & Wilkins)的產品,設計很獨特,夾掛在耳垂上就像一副潮流耳環,女生應該抗拒不了。聲音據說有B&W沉浸式效果,想想車子音響也用這品牌,在車子內沉浸音效的確很棒!用在耳機上應該有類似效果吧?跑去耳機店試聽,結論是沒有耳掛受力點變成耳蝸自己,加上接觸點是硬塑膠,久戴難言舒適。看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回來看經典耳掛式設計,爬文看評測文,發現這類競品不少,有傳統音響廠,也有新世代品牌,老牌JBL的音質評價很棒!但個頭很大,耳朵小的女生戴著就顯得突兀。新世代Cambridge(劍橋音響)的第三代產品剛上市,音質也很棒!他的功能可寫成一篇論文。看看來頭,流傳他是美國品牌,有人說他是中國深圳製造,又有人說他的研發團隊來自日本SONY品牌。
於是生日禮物就是Cambridge開放式無線耳機,戴上聽兩首歌,先來一曲MJ的Stranger in Moscow,試試聲道分離度和頻段的解析度。第一耳聽上去感覺有些矛盾,我似乎正在聽一個大體積的耳罩式耳機,但耳朵又沒有被罩住,整個感覺像是在聆聽近場揚聲器,不像是兩個16mm左右直徑的發聲單元,挨著左右耳,有點像是當年戴著Walkman隨配的小耳機,因為沒加上海綿套而鬆掉的狀態,不由自主不時去按壓一下發聲單元,其實是不需這樣,他自然輕挨著,發出的聲音是最正確。
再試傳說中的杜比空間音效,法國Deezer串流平台「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的開場一段「雨景」,這段音效在杜比音效戲院中感受最傳神。
再試Netflix串流平台火熱的「哥斯拉」,開場的戰鬥機從畫面外後方飛入螢幕,聲音圍繞在頭部正前方,不太容易感受到從後方逼近的效果。但撲面而來的感覺道是有做到。尤其是哥斯拉每次的震攝一吼,在這耳機上有種迎面而來的感覺。但如果你只是看小手機螢幕或平板,小畫面的視覺壓迫感不強烈,配套的耳機聽覺壓迫感也勿須太強烈。但如果搭配原來的「法國深海潛艇」大耳機,低音極為過癮兼有壓迫感了!跟眼前手機小螢幕搭起來比例就失衡了!
謝謝收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