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大陸字節跳動公司所推出的短影音社交平台抖音 (大陸以外海外版TikTok在本文中均稱呼抖音),不得不說,在台灣有時候是一個禁忌的話題,因為一些政治因素,讓台灣有許多團體產生了禁用抖音的聲量,對於抖音的批判,幾乎也是每日可見。但是今天完全不去提政治因素的範圍,純粹是對短影音的興起以及已成大局的現象,來做一個音樂產業相關的觀察分享。
不能避開,接納又何妨?
短影音本來就已經在這幾年中,在社群平台上成為主流的影片形式,他的特色是時間短,通常是15秒至1分鐘,且搭配洗腦式的音樂或影像內容,讓這樣的短影音以病毒方式蔓延傳開,也會造成一時興起的流行風潮,例如曾造成討論度很高的"科目三"的流行。後來的IG、FB、以及Youtube也開啟了短影音的玩法,例如IG的Reels和Youtube的Shorts即是以短影音為主的區塊,有時候你不特別點進去,在滑FB滑IG的過程中他也會自己跳出來,所以很多人會感嘆:「現在社群都是在看短影音!」,其實不是你自己所選擇,他的內容是由平台推薦出來的,除非使用FB、IG的時候都不去滑他,永遠只停留在同一個畫面,與你愛不愛看,你反不反對都無關,然後FB、IG、YT上面這些短影音幾乎80%以上都來自抖音,所以很多人說反對抖音,然後使用FB、IG、YT不可能不滑的情況下,你一定會看到抖音短影音,反抖音只是特定團體反對特定對象的假議題,你沒辦法去忽略抖音已經改變社群生態的事實了。
抖音是新的角度與新視野
至於由抖音延伸出來的短影音,真的是很多網友說的那麼粗製爛造沒營養嗎?其實不只是抖音或短影音,每個社群平台都有無意義的內容,應該自己要過濾。值得注意的現象,抖音其實創造了這個世代最新的音樂文化傳播捷徑,很多實力不俗,新世代的世界各地樂團或樂手歌手,都是從抖音上面紅起來的!去查看這些音樂人的作品,會發現這些人都不會沒營養啊!反而讓我們的音樂眼界更開了。
短影音的大影響力
還有一個現象,就是短影音搭配的音樂,由於需要短,就要有記憶點,所以很多流行音樂就會為了發行之後要配合短影音的傳播,所以音樂歌曲有越做越短的趨勢,韓國主流媒體就有做過統計,現在越來越多歌曲的長度不會超過總長3分鐘,甚至很多主打歌曲總長落在2分半鐘,甚至更短都見怪不怪。這樣是好是壞見人見智,不過也有長篇的樂曲,只是透過短影音傳播時會有洗腦式重點節錄,現在YT或是計程車司機播放的常常都是抖音神曲播放清單,這樣的歌其火熱程度比我們想像的都來得更高,以客觀的音樂無國界來看,任何傳播媒介,都要正面看待,過多意識形態的反駁是沒必要的!
謝謝收看
留言列表